Friday, May 9, 2014

Ivan和他的社交圈

Ivan的幼兒園之前給了一份表格,想調查Ivan身心發展狀況,我因為忘記填了,老師徵得我同意,根據她的觀察填寫那份表格,後來表格評估回來後,專家建議Ivan要多做家事(恩~~要他再不破壞時幫忙做家事有點困難).我仔細看看表格,裡面有個問題問"小孩是否和父母分開時,已經不會焦慮?" 老師填"大部分",就是其實他有時候還是不願意我離開,這問題引起我思考.

我們都知道這年紀小的小朋友,會因為媽媽離開而傷心,但像Ivan這樣,每天都要去幼兒園的小孩,他都知道媽媽每天會送他進教室,下午也一定會接他,連從家裡到學校路他都可以背下來,我走不同的路他還問我要去哪,他的同學看到他都會到門口迎接,拿玩具出來等著要跟他玩,為什麼到學校後我要離開時有時候還會表現一一不捨?我有時想是不是我跟他道別方式和別的家長不太一樣,以前Ivan在我離開大哭時,老師會跟Ivan說要抱他看窗戶(面對停車場),跟我說bye bye,後來老師可能覺得很累,就把教室溜滑梯或大枕頭搬到窗戶邊,小朋友可以自己爬上去,Ivan雖然也會爬溜滑梯,但他還是堅持要老師抱著他跟我說bye bye(我覺得是因為他的同學都很愛跟我隔窗戶說bye bye,就擠不到窗戶邊看我),所以老師策略可能失敗了.後來,Ivan也比較少哭,除了身體不舒服不想留在教室外,他一進教室第一件事就是找在掃地老師,叫老師抱他到窗戶邊. 彷彿這是固定活動,他的朋友都衝到窗戶邊等著跟我說bye bye. 看到他同學開心和我說bye bye樣子,我不禁好奇同學們是否也跟他一樣會跟媽媽一一不捨或其他父母有不同處理方式?

有一天,我終於有機會觀察他的同學,那時我剛帶Ivan進教室,有一個小女孩和爸爸也進來,我想說先讓老師處理那小女孩,我偷看一下再走,小女孩就掩面而哭,老師就去安慰她,爸爸一直說"be a good girl",我心想"喔,其他小孩也會哭,爸爸說be a good girl 就稍為壓抑一下",正當我觀察玩,準備跟Ivan說bye bye時,不得了了,他好像受到某種激勵一樣,開始拉著我放聲大哭,老師要抱他,他也用力針扎大哭,那個掩面哭泣女孩不哭了趕快跑來安慰Ivan,在我走後老師花比平常更多時間安撫他.這是這半年來,我第一次看他反應這麼激烈. 第二天,我又有機會看到另一對兄妹跟媽媽道別,哥哥一直啜泣喊媽媽,妹妹也捨不得但好像沒哥哥哭的傷心,而且妹妹看到Ivan就想跑來跟他玩.當我要和Ivan道別,Ivan又受激勵,再次發狂大哭,這次還衝出教室找我,被老師抓回教室安撫.

經過兩次觀察和Ivan反應,我得到結論: Ivan也有同儕壓力,好像競賽比誰愛媽媽一樣,在沒有比較下,就比較冷靜,一旦出現勁敵,就出現激烈不服輸反應.看來他的社交圈也不容易.後來我就不再留下來觀察別人,我現在出門前跟Ivan說,星期一到五你都要在學校,星期六日要在家裡,今天星期X,你要去學校,他又恢復冷靜,到教室就找老師到窗戶跟我說掰掰,老師好像鬆了一口氣.小人的世界也是很複雜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